人生实苦,研习中医更苦,但中医却给予了作者力量,这是中医人的坚持,亦是传承!
郑春庆
与中医结缘
1998年,我自费学习于某医学职业中专的西医医疗专业,上学期间一本薄薄的《中医学概论》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细阅读之下,竟然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中医学不同于西医学的理论,它观点理论是那么自然和朴素,它距离我们的生活那么贴近,那些时常让我们忽视的花花草草,竟然有那么多的神奇功效。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之后,我四处搜罗打探终于找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书,而这些书也正是开启了我20年的漫长自学、自修之路,也重新书写了我的人生,陈子湄见证了我人生中最重要20年的酸、甜、苦、辣。
不分寒暑,无分日夜,我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深情的、饱饱地吸取着中医的知识之水。教材上的“经典摘要”、“医案选录”成为我追逐的目标。我把它们抄在纸片上、写在掌心里,在路上读、厕所里读,甚至半夜三更起夜时也都要看上一眼。
踏上求学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学习,我这贫瘠的大脑终于枯槁逢春,开窍了!面对生活的艰辛、家人的怨言,似乎在这一刹那不再锥心刺骨!之后,家人为我托“关系”、找门路,终于在2001年5月26日,进入一家小型专科医院跟随一名吴姓老师抄方、学习。在这里我想感谢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吴老师,他让我了解了临床的要领、处方的规范,知晓了“金元四大家”等等。
而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我偶然发现了老师珍藏的河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册。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老师终于答应借我阅读。“石膏性凉而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熟地大补肾中元气”。至今想来,尤历历在目。张先生不尚空谈,重视临床实践,其药、其方、其案,让我获益良多,并且也让我养成了随时记录的好习惯!
少年初出茅庐
我的奶奶患有“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倚息难以平卧,动即喘甚,受张氏教化,我试投以熟地120克、山萸肉120克,佐以紫菀、冬花、苏子、陈皮、川贝诸品,甫入一碗,竟然见效!接予投之,胸闷、喘息,竟有大的改善,能平卧,可缓行,小便通畅不少,下肢水肿亦随之而消,首战告捷,我备受鼓舞。
其后,我经常为邻居提供一些小方、验方。比如用一味大黄煎汤,“釜底抽薪”以治鼻衄如泉涌;用六味地黄丸以治“阴虚无以化气”的眼睑浮肿;用冠心苏合丸“温通温化”以治暴进冷饮导致的胸闷、腹胀不可忍;用鲜小蓟、鲜蒲公英、鲜车前草以治小便淋漓涩痛。凡此种种,既发挥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又加深了我对中医学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我进一步学习中医学提供了充分的自信。
2003年我进入了一家小药店工作,既聊以糊口,又能为我的继续学习、实践提供平台。
治一翁,罹“颌下淋巴结肿大”,犹如胡桃,胀急掣及头项,静滴用药无效,脉象沉滑大劲,诊为“热结不散”,治以“清宣”,取“升降散”意,用蝉衣、僵蚕、片姜黄、川军、杏仁、防风等,武火急煎,取其轻扬,汤成,温分二服云起 明月珰,并预嘱,药后胀急如若加甚,是热透之故,勿惊,病者应之。甫进一碗,局部胀急果然加重,并头胀亦呈加重趋势,因事前有嘱,病者心安静卧,迨天亮接进第二碗,遂无不适,三日后复诊,结聚虽在安德鲁貂,但胀急大减,按之亦较前柔软,头项为舒,吞咽渐见通利,上方续进十余剂,并用醋液湿敷,渐乃消散。
治一妇,眼白充血特甚,红赤欲滴,头重昏昏然,医者执“五味消毒饮” “龙胆泻肝汤”之流,如此迁延卅余未果。诊脉沉细弦,投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四味以“轻扬宣散”,五贴尽剂,红赤消其大半,脉亦变见滑大,原方续投三贴乃痊。
以上两案,是我效仿敬爱的赵绍琴教授应用“升降散”的经验,当然嗜血女妖,这也成为我日后重视“宣通阳气”的发轫。
再举一个例子,治一男,罹“慢性胃炎”,经多方面治疗,惟心下懊恼未减,烦闷异常,坐立不安,初欲以“栀子豉汤”宣之、透之,然细为审查,发现舌苔腻润稍厚,脉象沉缓滑大,遂断为“湿阻中宫” ,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投之,叠进五剂,未想迁延半年之久的烦躁竟霍然而解,阳气的宣展、流畅,真是太重要了!
不灭心中的理想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着微薄的薪水在小药店坚持着,为了能够远航,为了心中的梦想,我坚持着!
我跑过太多次的的地方,只为了能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因为我的职业中专毕业证书根本没有报考资格卖报歌教案。薪水微薄,糊口艰难,前途遥遥无期,苦闷、彷徨、失落、无奈……多种复杂的情绪交织着、萦绕着……
做过小时工、下过苦力、干过帮厨……
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翻看我所挚爱的中医书籍,我的病例记录……
我又回到了药店,也只有药店可以接纳我。少有的一个病号,少有的一点读书时间,是我莫大的欣慰。
2010年10月6日,我报名参加了曲阜中医药学校举办的“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班” ,就是为那些虽然在职,但无学历的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历教育平台,最重要的是毕业后可以报考“医师资格考试”,这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8年秋,我开始读《伤寒论讲义》,语言着实晦涩难懂,并且感觉书上的内容距离现在的临床实际似乎总差着一大截!看了注疏,才稍稍有了一点眉目,于是每日苦思冥想,反复推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成了我当时最好的写照。
就这样循序渐进地阅读下来,我竟然发现,越深入其中,就会充满越多的乐趣,越能延展更多的思维,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一个问题引申到另一个问题,从持续探究到思考比较,再到临床实践予以验证,经过半年后,我似乎顿悟了,真有“一经点化,全盘皆活”的感觉!
我逐渐明白了《伤寒论》的价值,也享受到了思维的乐趣。慢慢地,我也习惯应用经方了,桂枝汤、桂枝新加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汤、真武汤……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治一翁,胸膺冷沁,几有寒战之势,兼见胸闷如塞、时作隐痛,察舌苔白腻滑润,涎沫欲滴,脉象沉紧滑,给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大剂,三贴服完,寒象全除,胸闷大减,但见虚弱,乃予“附子理中丸”善后。
治一媪,头胀头昏,四末水肿,舌有齿痕,脉来沉滑,血压140/100mmg,乃用真武汤敛戢浮越,温散水气而痊。
治一翁,心下痞满,亦用真武汤得痊。
治一妇,腰腹疼痛,畏寒肢冷,医院诊系“肾结石”为患,需要手术,病者未允,来与我相商,察舌嫩苔厚,脉来沉弱大笨钟歌词,明系“虚寒”,遂投以“附子汤”,五剂后疼痛大减,续服卅余,疼痛未作,气力有增,惜未之再做“彩超”以查验结石的状况。
治一汉,干呕不已,食欲不振,医院予“抗炎、护膜、制酸、健胃”治之,复以辛香、苦寒、下气诸法以舒之、荡之,廿余未见大效,我据其舌嫩苔白、脉象沉细,用理中丸为汤(即人参汤)投之,七剂后干呕已除,饮食增加,接予投之,健康如初。
治一翁,咽喉、颈项、头首偏右灼热、胀急、疼痛,至夜愈暴,痛甚即吐,面色黧黑,胃纳日减,口淡乏味,四末不温,夜晚手足心反热,脉来弦劲稍数,舌苔厚腻,诊为“阳虚郁热”,治以“滋阴温阳,疏泄蕴热”法,取“乌梅丸”方为汤剂,并加粳米,蜂蜜入煎。个乌梅60克、黄连15克,黄柏10克、川椒6克、黑附子10克(先煎)、细辛6克、干姜15克、桂枝6克、党参30克、当归10克、粳米30克、蜂蜜一大匙,叠进三剂,疼痛大减,可以停服止痛药,咽喉、颈项、头首之灼热、胀急并手足心热尽除,但见口鼻干燥,诊脉紧劲滑数,重按已现空豁之象,是为“中虚不足,血气两亏”,再加药物燥烈而脾胃愈戕,前方党参增至45克,蜂蜜增至两大匙,慎茶饮、戒烟癖,再为至嘱,服至15帖而痊。
治一妇,舌痛不已,若电灼火烧,每以吸食流质度日,惶惶终日,自忖患癌,然诸家医院明确非为坏病,但又治之少效。诊见舌嫩而脉大劲、乏力少神、面萎不泽,又有寐差、心悸等旧疾,遂断为“血虚气弱”不能荣润故耳!用“小类建中汤”收功名姝第一季,黄芪45克、党参45克、酒黄精45克、白芍30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
“小类建中汤”是我自己杜撰的一个名字,其实源自《伤寒论》中的“小建中汤”。但是“小建中汤中”的“饴糖”今日实不可得,我曾代之以蜂蜜、红糖、山药、玉竹诸品,乃至“高粱饴”糖块,但总感觉牵强附会。盖“饴糖”乃人工制品,谷物之精华所在,相对应者必有一二相类乃可。经过反复推敲,“黄精”一药跃入我的脑海,其质柔润,烹之甘甜,饥荒之年可充饥饱腹,前贤更谓“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 ,这不正是我要的“饴糖”替代品吗?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把“黄精”(酒炙)代替“饴糖”的“小建中汤”再加上黄芪、党参更名为“小类建中汤” ,广泛应用于头晕、头痛、失眠、口渴、焦虑、抑郁、干咳、胁痛、胃痛、口疮及皮肤瘙痒等等诸种病症,皆收良效。
如治一媪,剺心不已,口干不润,径投以“小类建中汤”七贴竟愈,后续治疗又合“小柴胡汤”叠进多剂,随访半年未复发。
学习中,我参考前贤注疏,多方查勘,细心体悟,力求用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解读,把条文弄通、弄懂。虽是粗陋不堪,谈不上正确与否,但这也是我的心血所在。
如总结的“乌头汤”方论:“寒湿凝滞一处,非风之散漫者也!故不用“桂枝附子、白术附子、甘草附子” ,直取乌头(蜜炙)、麻黄之大力辛热者冲动激扬,以开凝滞,散寒邪,臣以芍药之和气血、通血脉,最后以黄芪、炙草之益气温润,鼓舞正气,提高抗能,正胜邪自却矣” 。
人言“弄斧必到班门”恳请老师批评。
2014年,我如愿已偿地报名参加了本年度的“医师资格考试(助理) ” ,实践技能顺利过关,综合笔试分数线182分,我考了236分。当我拿到成绩单的那天,我哭了,哭的那么畅快,哭的那么尽情……
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我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加油!
2018年4月28日
作者通信地址: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奈河西路83号岱下华庭旁边农大社区卫生服务站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