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雕造像 文明平谷-平谷官话

| 石雕造像 文明平谷-平谷官话

平谷“官”话
发布权威信息
服务群众需求
关注
石雕
石雕造像是古代石刻艺术绽放的花朵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一股潮流这些历经沧桑的历史物件
从遥远的过去流传至今
告诉我们关于时代的审美
和历史的变迁
造像

北张岱汉墓出土汉画像石刻墓门拓片
北张岱汉墓出土汉画像石刻墓门
北张岱石墓门,1983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出土于东高村镇北张岱村汉墓,为北京地区目前发现的较为重要精美的汉画像石墓门。该墓门由四部分组成,两件门框,一件门楣,一扇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刻朱雀,邓楚涵下为兽面衔环,亦称“铺首”。这种装饰在东汉时期非常普遍,石墓门应为两扇对开,另一扇已佚失。墓门正反两面都有雕刻,另一面雕刻的是菱形纹图案。另一面上刻门吏,手持殳,头戴网帻,着宽袍。现藏于平谷区博物馆。
石佛寺造像
文殊菩萨像座骑侧部持缰狮奴
石佛寺造像,包含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难陀、摩诃迦叶等5尊石造像,雕刻精湛,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原有彩绘,脱落严重,所剩无几。原供奉于马坊镇石佛寺村石佛寺内,于1952年埋入地下,1986年11月挖出柳石明。现平谷区博物馆收藏。石佛寺,建于唐贞观年间高嶋美铃,清康熙十八年平谷、三河大地震,石佛寺震毁,重修时迁至村东,后毁于抗战和建国初期。
广目天王造像
广目天王造像,残高105厘米,缚裤,造型丰腴勇猛,一副武士装束。头部斜下视,面部双目圆鼓,下牙咬住上唇,气势凛然。双手有残,背后有龙型雕物,有残。据传原供奉于夏各庄镇安固村万寿寺内,寺庙于抗战时期拆毁,造像遗失蜘蛛鸡。2002年10月,安固村修路施工中发现。现广目天王造像放置于平谷区博物馆妥善保存宋多恩。安固村万寿寺,俗称安固寺,号称京东第一庙。元至正初年建造,后多有修葺,至清嘉庆六年重修,前后历时二十三年,规模宏大,被写入《盘山志》中,为盘山七十二寺之一。
大王镇罗汉院舍利石函
大王镇罗汉院舍利石函拓片
大王镇罗汉院舍利石函,平谷老城塔儿胡同施工中发现。函身三面线刻僧人像,身着袈裟,手持经卷、法器等。另一面线刻两尊菩萨像,脚踏莲花,中间祥云托起一建筑。人物神态各异,祥云贯穿整个画面,栩栩如生。经专家鉴定,应为辽金遗物。现放置于平谷区博物馆妥善保护。大王镇罗汉院,位于平谷老县城西门内塔儿胡同。院内原有佛塔,创建于辽。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记载此塔:高三丈余,非如其旧塔高出城头,势凌霄汉,为一邑之杰观也。罗汉院及佛塔,毁于20世纪50年代。
倪光荐墓前文官石像
文官石像,为明代工部尚书倪光荐墓前遗物毗蓝婆菩萨。1998年5月20日发现于平谷镇平安街东田边。现放置于平谷区石刻艺术观妥善保护。倪光荐墓,俗称倪家坟,在原平谷县城北门外西土岗,现为老邮电局旧址。倪光荐,平谷独乐社人。历仕世宗、穆宗、神宗三朝,官至工部尚书,可谓三朝元老,神宗特赠太子少保。
汉白玉石狮
汉白玉石狮,石狮由两部分组成咸阳海泉湾。上部为连座蹲坐状石狮,下部为狮床。座一侧刻26列信女姓氏,另一侧刻23列信士姓名。两狮前腿均残,现已修复。根据石狮的造型特点,应为清代作品。现位于丫髻山四十八盘入口两侧。
每一块石头
都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霜雪雨
雕像的模样也就经历了时光的打磨
虽然样子模糊不清了
但是那份历史的厚重感却越发真实
那是时间的沉淀
是穿越千年的坚定
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瑰宝
文章及图片来源:平谷区文物所
转载请注明:平谷官话
平谷“官”话
见字如面
与你同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