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期 周本纪下 楚狂新说-楚狂新说

| 第35期 周本纪下 楚狂新说-楚狂新说

楚狂新说 | 本纪


周 本 纪

平王二年,秦作西畤。赐秦、晋以邠、岐之田。
三年,齐人灭祝。王锡师徒郑伯命。
四年,郑人灭虢。
五年,秦襄公帅师伐戎,卒于师。
六年,郑迁于溱、洧。
八年,郑杀其大夫关其思。
十年,秦迁于汧、渭。
十四年,晋人灭韩。
十八年,秦文公大败戎师于岐,来归岐东之田。
二十一年,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
二十四年,秦作陈宝祠。
二十五年,秦初用族刑。
二十六年,晋封其弟成师于曲沃。
三十二年,晋潘父弑其君昭侯,纳成师,不克。立昭侯之子孝侯,晋人杀潘父。
三十三年,楚人侵申。
三十六年,王人戍申。
四十年,晋曲沃桓叔成师卒,子鋋立,是为庄伯(自是晋侯在翼新雪国,称翼侯)。
四十一年春,大雨雪。
四十二年,狄人伐翼,至于晋郊。
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王使史角如鲁谕止之。
四十七年,晋曲沃庄伯入翼,弑孝侯,晋人逐之,立孝侯子郄,是为鄂侯。
四十八年,无云而雷。

四十九年,鲁隐公继位,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三月,鲁隐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五十年夏五月,莒人入向。十二月,郑人伐卫。
五十一年春二月乙巳,日有食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王崩。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
平王生泄、狐、武。泄早死,狐质于郑,泄子林立,是为桓王。
桓王元年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夏,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二年,王使虢公伐晋之曲沃。晋鄂侯卒,曲沃庄伯复攻晋,立鄂侯子光,是为哀侯。夏四月犯罪高手,葬卫桓公。秋,卫师入郕。九月,邾人、郑人伐宋。螟。冬十有二月,宋人伐郑,围长葛。
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冬,宋人取长葛。
四年春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秋,鲁伐邾。冬,王使凡伯聘于鲁。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曲沃庄伯卒,子称立,是为武公,尚一军。
五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
五年,郑怨王,与鲁易许田。许田,天子之用事太山田也。
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曲沃。
六年春,王使南季聘于鲁。
七年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八年,鲁杀隐公,立桓公。
十一年,曲沃获晋哀侯,晋人立哀侯子为小子侯。芮伯万出奔魏。
十二年,王师、秦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
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桓王去归。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戎人逆芮伯万于郊。
十四年,王命虢仲伐曲沃,立晋哀侯弟缗于翼,为晋侯。
十九年,郑庄公卒。
二十三年春二月,王使家父求车于鲁。三月乙未,王崩。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五月,郑伯突出奔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许叔入于许。
桓王生佗、克。佗立,是为庄王。
四年,周公黑肩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初,子仪有宠于桓王,桓王属诸周公。辛伯谏曰:“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
六年五月,葬桓王。
十五年,庄王崩,子厘王胡齐立。
厘王元年春,齐桓公会诸侯于北杏,以平宋乱。夏六月,齐灭遂。秋七月。冬,齐鲁盟于柯。
二年春,齐、陈、曹伐宋,齐请师于周。夏,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秋七月,荆入蔡。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
三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以宝献王,王命武公以一军为晋侯。
秋,宋、齐、邾伐郳。郑侵宋。
四年夏,宋、齐、卫伐郑。秋,荆伐郑。冬十有二月,齐侯、鲁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邾子克卒。
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五年春,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
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
晋武公卒,子诡诸立为献公。
厘王崩,子惠王阆立。
惠王元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珏,马三匹。
三月,日有食之。
夏,鲁庄公追戎于济西。
二年冬,立王子颓。
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子颓有宠,蒍国为之师。及惠王即位。取蒍国之圃以为囿,边伯之宫近于王宫,王取之。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故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因苏氏。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
姬颓元年冬,颓享五大夫,乐及遍舞。郑伯闻之,见虢叔,曰:“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夫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奸王之位,祸孰大焉?临祸忘忧,忧必及之。盍纳王乎?”虢公曰:“寡人之愿也。”
二年春,胥命于弭。夏,同伐王城。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郑伯享王于阙西辟,乐备。王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原伯曰:“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五月,郑厉公卒。
王巡虢守。虢公为王宫于玤,王与之酒泉。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
惠王三年,陈人杀其公子御寇。
四年,曹伯射姑卒。
五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
八年,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且请伐卫,以其立子颓也。
九年春,齐侯伐卫。战,败卫师。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
十年夏,郑人侵许。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十一年,齐伐山戎。
十三年秋七月,有神降于莘。惠王问诸内史过曰:“是何故也?”对曰:“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王曰:“若之何?”对曰:“以其物享焉,其至之日,亦其物也。”王从之。内史过往,闻虢请命,反曰:“虢必亡矣,虐而听于神。”神居莘六月。虢公使祝应、宗区、史嚚享焉。神赐之土田。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灭耿,以赐大夫赵夙;灭魏,以赐大夫毕万,晋灭于大夫韩、赵、魏,萌于此。
十七年,卫懿公及赤狄战于泂泽。
十九年,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公命瑕父、吕甥邑于国都。
二十五年,惠王崩,子襄王郑立。
襄王母早死,后母曰惠后。惠后生叔带,有宠于惠王,襄王畏之。
襄王元年,晋献公卒。立奚齐,里克杀之,及卓子,立夷吾。
二年秋,齐桓公盟诸侯于葵丘。
三年,叔带与戎、翟谋伐襄王,襄王欲诛叔带,叔带奔齐。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礼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王曰:"舅氏,余嘉乃勋,毋逆朕命。"管仲卒受下卿之礼而还。九年,齐桓公卒。十二年,叔带复归于周。
十三年,郑伐滑,王使游孙、伯服请滑,郑人囚之。郑文公怨惠王之入不与厉公爵,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囚伯服。王怒,将以翟伐郑。富辰谏曰:"凡我周之东徙,晋、郑焉依。子颓之乱,又郑之由定,今以小怨弃之!"王不听。
十五年,王降翟师以伐郑。王德翟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平、桓、庄、惠皆受郑劳,王弃亲亲翟,不可从。"王不听。
十六年,王绌翟后,翟人来诛,杀谭伯。富辰曰:"吾数谏不从。如是不出,王以我为怼乎?"乃以其属死之。初,惠后欲立王子带,故以党开翟人,翟人遂入周。襄王出奔郑,郑居王于汜。子带立为王,取襄王所绌翟后与居温。
十七年,襄王告急于晋,晋文公纳王而诛叔带。襄王乃赐晋文公珪鬯弓矢,为伯,以河内地与晋。
二十年,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会之河阳、践土,诸侯毕朝,书讳曰"天王狩于河阳"。
二十二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
二十四年,晋文公薨。
三十年,洛绝于枿。
三十一年,晋襄公薨。秦穆公薨。
三十二年,襄王崩,子顷王壬臣立。
元年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辛丑,葬襄王。
三月甲戌,晋人杀箕郑父、士縠、蒯得。
楚伐郑。晋、鲁、宋、卫、许救郑。
夏,楚侵陈,克壶丘,以其服于晋也。狄侵齐。
秋,楚公子朱自东夷伐陈,陈人败之,获公子伐。陈惧,乃及楚平。
秋八月,曹伯襄卒。
二年夏,晋人伐秦,取少梁。秦伐晋,取北征。
楚杀其大夫宜申。冬,狄侵宋。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陈侯、郑伯会楚子于息。
三年春,楚伐麋。
秋,曹伯来朝。
狄侵齐。
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四年春,郕伯卒,郕人立君。大子以夫钟与郕邽奔鲁。
楚令尹大孙伯卒,成嘉为令尹。群舒叛楚。
夏,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
冬十有二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
五年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邾子蘧蒢卒。
狄侵卫。
顷王六年,邾伐鲁南鄙,叔彭生帅师伐邾。
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六月癸酉,鲁、宋、陈、卫、郑、许、曹、晋盟于新城。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
冬,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
顷王崩,子匡王班立。
匡王六年,晋灵公为赵穿所杀,赵盾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之。
崩,弟瑜立,是为定王。
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昬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兵乃去。
七年,晋成公薨。
十年,楚庄王围郑,郑伯降,已而复之。
十六年,楚庄王卒。
十八年,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
二十一年,定王崩,子简王夷立。
十一年,晋楚鄢陵之战。
十三年,晋杀其君厉公,迎子周于周,立为悼公。
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
二十六年,诸侯弭兵盟于宋。
二十四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
二十七年,灵王崩,子景王贵立。
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
十四年,河水赤于龙门三里。
单子会韩宣子于戚,视下言徐。叔向曰:“单子其将死乎!朝有着定,会有表,衣有禬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着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禬之中,所以道容貌也。言以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则有阙。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于会,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不昭,不従。无守气矣。”
十九年冬十二月,桃杏华。
二十五年夏四月,王田北山,使公卿皆从,将杀单子、刘子。王有心疾,乙丑,崩于荣錡氏。单旗、刘狄立长子猛,为悼王。
初,王子朝、宾起有宠于景王,王与宾孟说之,欲立之。刘献公之庶子伯蚡事单穆公,恶宾孟之为人也,愿杀之。又恶王子朝之言,以为乱,愿去之。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遽归告王,且曰:“鸡其惮为人用乎?人异于是。牺者,实用人,人牺实难,己牺何害?”王弗应。丁巳,葬景王。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灵、景之族以作乱。帅郊、要、饯之甲,以逐刘子。壬戌、刘子奔扬。单子逆悼王于庄宫以归。王子还夜取王以如庄宫。癸亥,单子出。王子还与召庄公谋,曰:“不杀单旗,不捷。与之重盟,必来。背盟而克者多矣。”从之。樊顷子曰:“非言也,必不克。”遂奉王以追单子。及领,大盟而复,杀挚荒以说。刘子如刘,单子亡。乙丑,奔于平畤,群王子追之。单子杀还、姑、发、弱、鬷延、定、稠,子朝奔京。丙寅,伐之,京人奔山。刘子入于王城。辛未,巩简公败绩于京。乙亥,甘平公亦败焉。叔鞅至自京师,言王室之乱也。闵马父曰:“子朝必不克,其所与者,天所废也。”单子欲告急于晋,秋七月戊寅,以王如平畤,遂如圃车,次于皇。刘子如刘。单子使王子处守于王城,盟百工于平宫。辛卯,鄩肸伐皇,大败,获鄩肸。壬辰,焚诸王城之市。八月辛酉,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前城,百工叛。己巳,伐单氏之宫,败焉。庚午,反伐之。辛未,伐东圉。冬十月丁巳,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以纳王于王城。庚申,单子、刘蚡以王师败绩于郊,前城人败陆浑于社。十一月乙酉,王子猛卒,不成丧也。已丑,敬王即位,馆于子族氏。十二月庚戌,晋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帅师军于阴,于侯氏,于溪泉,次于社。王师军于泛,于解,次于任人。闰月,晋箕遗、乐征,右行诡济师,取前城,军其东南。王师军于京楚。辛丑,伐京,毁其西南。
明年夏四月乙酉,单子取訾,刘子取墙人、直人。六月壬午,王子朝入于尹。癸未,尹圉诱刘佗杀之。丙戌,单子従阪道,刘子従尹道伐尹。单子先至而败,刘子还。己丑,召伯奂、南宫极以成周人戍尹。庚寅,单子、刘子、樊齐以王如刘。甲午,王子朝入于王城,次于左巷。秋七月戊申,鄩罗纳诸庄宫。尹辛败刘师于唐。丙辰,又败诸鄩。甲子,尹辛取西闱。丙寅,攻蒯,蒯溃。八月丁酉,南宫极震。苌弘谓刘文公曰:“君其勉之!先君之力可济也。周之亡也,其三川震。今西王之大臣亦震,天弃之矣!东王必大克。”
敬王元年春正月辛丑,召简公、南宫嚚以甘桓公见王子朝。刘子谓苌弘曰:“甘氏又往矣。”对曰:“何害?同德度义。《大誓》曰:‘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此周所以兴也。君其务德,无患无人。”戊午,王子朝入于邬张竞达。三月庚戌,晋侯使士景伯莅问周故,士伯立于干祭而问于介众。晋人乃辞王子朝,不纳其使。六月壬申,王子朝之师攻瑕及杏,皆溃。
郑伯如晋,子大叔相,见范献子。献子曰:“若王室何?”对曰:“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今王室实蠢蠢焉,吾小国惧矣。然大国之忧也,吾侪何知焉?吾子其早图之!《诗》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献子惧,而与宣子图之。乃征会于诸侯,期以明年。
冬十月癸酉,王子朝用成周之宝珪于河。甲戌,津人得诸河上。阴不佞以温人南侵,拘得玉者,取其玉,将卖之,则为石。王定而献之,与之东訾。
竖年春正月,葬宋元公。
四月,单子如晋告急。
五月戊午,刘人败王城之师于尸氏。戊辰,王城人、刘人战于施谷,刘师败绩。
七月己巳,刘子以王出。庚午,次于渠。王城人焚刘。丙子,王宿于褚氏。丁丑,王次于萑谷。庚辰,王入于胥靡。辛巳,王次于滑。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汝宽守关塞。
冬十月丙申,王起师于滑。辛丑,在郊,遂次于尸。十一月辛酉,晋师克巩。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阴忌奔莒以叛。召伯逆王于尸,及刘子、单子盟。遂军圉泽,次于堤上。癸酉,王入于成周。甲戌,盟于襄宫。晋师使成公般戍周而还。十二月癸未,王入于庄宫。
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亦曰:‘吾无专享文、武之功,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则是兄弟之能用力于王室也。至于惠王,天不靖周,生颓祸心,施于叔带,惠、襄辟难,越去王都。则有晋、郑,咸黜不端,以绥定王家。则是兄弟之能率先王之命也。在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周其有頿王,亦克能修其职。诸侯服享,二世共职。王室其有间王位,诸侯不图,而受其乱灾。’至于灵王,生而有頿。王甚神圣,无恶于诸侯。灵王、景王,克终其世。今王室乱,单旗、刘狄,剥乱天下,壹行不若。谓:‘先王何常之有?唯余心所命,其谁敢请之?’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侵欲无厌,规求无度,贯渎鬼神,慢弃刑法,倍奸齐盟,傲很威仪,矫诬先王。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厎。若我一二兄弟甥舅,奖顺天法,无助狡猾,以従先王之命,毋速天罚,赦图不谷,则所愿也。敢尽布其腹心,及先王之经,实深图之。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御井烹香。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穆后及大子寿早夭即世,单、刘赞私立少,以间先王,亦唯伯仲叔季图之!”闵马父闻子朝之辞,曰:“文辞以行礼也。子朝干景之命,远晋之大,以专其志,无礼甚矣,文辞何为?”
敬王十三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
申包胥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
敬王十四年,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六月,晋阎没戍周,且城胥靡。
冬十二月,王处于姑莸,以辟儋翩之乱。
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
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四十二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
元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
二年,吴人杀公子庆忌。
十一月,越围吴。
四年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
五年春,宋景曹卒。
夏六月,晋荀瑶伐齐,高无丕帅师御之。壬辰,战于犁丘。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
六年,邾子无道,越人执之以归,而立公子何。何亦无道。
七年,齐人、郑人伐卫,卫侯出奔宋。
八年,元王崩,子贞定王介立。

贞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有其地。
四年十一月,越子勾践薨。
六年,晋河绝于扈。
十一年,晋出公出奔齐。
十二年,河水赤三日。
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十三年,晋韩庞取秦武城。
十七年,晋出公薨,乃立昭公之孙,是为敬公。
二十年,于越子不寿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勾立。
郑伐许,晋伐郑以救许,楚子反救郑。
八月,郑悼公与晋赵同盟于垂棘。
二十一年夏,梁山崩。
宋杀公子围龟。
二十二年,楚灭蔡。
二十四年,楚灭杞。
二十八年,贞定王崩,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
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
思王立五月,仝正国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
元年,魏文侯立
十年,楚灭莒。
十一年,晋敬公薨。
十二年,鲁悼公薨。
十四年,鲁季孙会晋幽公于楚丘。
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
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灶代立。威公卒,子惠公朝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三年,晋大旱,地生盐。
五年,晋丹水出,反洁。
六年,晋大夫秦嬴贼幽公于高寝之上,魏文侯立幽公子止。
七年,赵献子城泫氏,韩武子都平阳。
八年,赵城平邑。
十一年,越灭滕。
十二年,越子朱勾伐郯,以郯子鸪归。
十四年,越子朱勾卒,子翳立。
十八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我师伐齐,入长垣。
二十三年,九鼎震。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燕公薨,子僖公立。
二十四年,崩,子安王骄立。是岁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
安王元年,秦伐魏,至阳孤。
二年,魏、韩、赵伐楚,至桑丘。
郑围韩阳翟。
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
秦简公薨,子惠公立。
三年,王子定奔晋。
虢山崩,壅河。
四年,楚围郑。郑人杀其相驷子阳。
五年,日有食之。
三月,盗杀韩相侠累。
六年,郑驷子阳之党弑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
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八年,齐伐鲁,取最。
郑负黍叛,复归韩。
九年,魏伐郑。
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
十一年,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十二年,秦、晋战于武城。
齐伐魏,取襄阳。
鲁败齐师于平陆。
十三年,秦侵晋。
齐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
十五年,秦伐蜀,取南郑。
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十六年,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
赵公子朝作乱,出奔魏春之雪,与魏袭邯郸,不克。
十七年,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齐伐鲁。
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田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十九年,魏败赵师于兔台。
十年己亥,日有食之,既。
二十一年,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二十二年,齐伐燕,取桑丘。魏、韩、赵伐齐,至桑丘。
二十三年,赵袭卫,不克。
齐康公薨,无子,田氏遂并齐而有之。
是岁,田齐桓公亦薨,子威王因齐立。
二十四年,狄败魏师于浍。
魏、韩、赵伐齐,至灵丘。
晋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
二十五年,蜀伐楚,取兹方。
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
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元年,日有食之。
韩灭郑,因徒都之。
赵敬侯薨,子成侯种立。
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三年,燕败齐师于林狐。
鲁伐齐,入阳关。
魏伐齐,至博陵。
燕僖公薨,子辟公立。
宋休公薨,子桓公立。
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
四年,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
魏败赵师于北蔺。
五年庚,魏伐楚,取鲁阳。
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
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六年,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
赵伐齐,至鄄。
魏败赵师于怀。
楚肃王薨,无子,立其弟良夫,是为宣王。
宋辟公薨,子剔成立。
七年,日有食之。
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
元年,齐伐魏,取观津。
赵侵齐,取长城。
二年,赵成侯与韩共侯分周为二,东周遂为诸侯。惠公秉政成周,为王卿士,虽国小,爵位上公,位过大国。
三年,魏、韩会于宅阳。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四年,魏伐宋。
五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献公称伯。
七年,魏败韩师、赵师于浍。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
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
燕桓公薨,子文公立。
秦献公薨,子孝公立。
八年,卫鞅至秦。
九年,致文武胙于秦孝公。
十年,卫鞅变法。
韩懿侯薨,子昭侯立。
十一年,秦败韩师于西山。
十二年,魏、韩会于鄗。
十三年,赵、燕会于阿。
赵、齐、宋会于平陆。
十四年,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
秦孝公、魏惠王会于杜平。
鲁共公薨,子康公毛立。
十五年,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
十六年,齐威王使田忌救赵。
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楚昭奚恤为相。
十七年,秦大良造卫鞅伐魏。
诸侯围魏襄陵。
十八年,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
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
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十九年,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
秦、魏遇于彤。
赵成侯薨,公子緤与太子争立。緤败,奔韩。
二十一年,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二十二年,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二十三年,齐杀其大夫牟。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二十五年,秦会诸侯于周。
二十六年,王致伯于秦孝公,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二十八年,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齐邹忌出奔楚。
二十九年,魏徙都大梁。
秦封卫鞅商于十五邑,号曰商君。
齐、赵伐魏。
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三十一年,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秦人杀商君。
三十二年,韩申不害卒。
三十三年,宋太丘社亡。贺秦惠王。
三十四年,秦伐韩,拔宜阳。
三十五年,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致文武胙于秦惠王。
越王无疆伐齐。齐王使人说之以伐齐不如伐楚之利,越王遂伐楚。楚人大败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于浙江。越以此散,诸公族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海上,朝服于楚。
三十六年,楚王伐齐,围徐州。
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齐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召而复之。
燕文公薨,子易王立。
卫成侯薨,子平侯立。
三十七年,秦惠王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以败从约。赵肃侯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赵人决河水以灌齐、魏之师,齐、魏之师乃去。
魏以阴晋为和于秦,实华阴。
齐王伐燕,取十城,已而复归之。
三十九年,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
四十年,秦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拔焦。
楚威王薨,子怀王槐立。
宋公剔成之弟偃袭攻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君。
四十一年,张仪相秦。
四十二年,秦县义渠,以其君为臣。
秦归焦、曲沃于魏。
四十三年,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置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先问先君贵臣肥义,加其秩。
四十四年,夏,四月,戊午,秦惠王初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
卫平侯薨,子嗣君立。
四十五年,秦张仪帅师伐魏,取陕。
苏秦奔齐,齐宣王以为客卿。
四十六年,秦张仪及齐、楚之相会啮桑。
韩、燕称王。
四十七年,秦张仪自啮桑还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听。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
四十八年,燕易王薨,子哙立。
王崩,子慎靓王定立。
慎靓王元年,卫更贬号曰君。
二年,秦伐魏,取鄢。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三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宋称王。
四年,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叟、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
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杀之。
张仪复相秦。
鲁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五年,秦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
六年,王崩,子赧王延立。赧王时东西周分治,王徙都西周。
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死,有五庶子,毋适立。司马翦谓楚王曰:"不如以地资公子咎,为请太子。"左成曰:"不可。周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疏于周也。不如请周君孰欲立,以微告翦,翦请令楚资之以地。"果立公子咎为太子。
赧王元年,郑宣王来朝。
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齐人取子之,醢之,杀燕王哙。
齐宣王薨,子愍王地立。
二年,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三年春,秦师及楚战于丹杨,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馀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五月,张仪卒。
楚围雍氏,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四年,蜀相杀蜀侯。
翟章伐卫。
魏败赵将韩举。
五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
秦王、魏王会于临晋。
六年,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丞相。
七年,秦、魏会于应。
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秋,甘茂、长封帅师伐宜阳。
八年,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 :“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秦借道两周之间,将以伐韩,周恐借之畏于韩,不借畏于秦。史厌谓周君曰:"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之敢绝周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质使之楚'?秦必疑楚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曰'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也,周不敢不受'。秦必无辞而令周不受,是受地于韩而听于秦。"
秦召西周君,西周君恶往,故令人谓韩王曰:"秦召西周君,将以使攻王之南阳也,王何不出兵于南阳?周君将以为辞于秦。周君不入秦,秦必不敢逾河而南阳矣。"
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谓韩王曰:“西周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重宝,案兵而勿出,可以德东周,西周之宝可尽矣。”
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楚、韩宝,令之为己求地于东周也。不如谓楚、韩曰,西周之欲入宝,持二端。今东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宝不入楚、韩。楚、韩欲得宝,即且趣我攻西周。西周宝出,是我为楚、韩取宝以德之也。西周弱矣。”
秦武王举鼎绝脉而薨。国人逆武王异母弟稷而立之,是为昭襄王。
赵武灵王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
九年,甘茂奔齐。
赵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楚王与齐、韩合从。
十年,彗星见。
赵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
秦宣太后任魏冉为政。
十一年,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十二年,彗星见。
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十三年,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者,太子杀之,亡归。
十四年,日有食之,既。
秦人取韩穰。蜀宁煇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
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
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五年,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秦华阳君伐楚,大破楚师,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十六年,武灵王自号“主父”。
齐王、魏王会于韩。
秦人伐楚,取八城。
十七年,秦伐楚,斩首五万,取十六城。
赵王封其弟胜为平原君。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于正升,秦人追及之,以归。
鲁平公薨,子缗王贾立。
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
赵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韩襄王薨,子厘王咎立。
二十年,秦尉错伐魏襄城。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
赵主父饿死沙丘宫,赵乱。
秦楼缓免相,魏冉代之。
二十一年,秦败魏师于解。
二十二年,韩公孙喜、魏人伐秦。穰侯荐左更白起于秦王以代向寿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为国尉。
二十三年,楚襄王迎妇于秦。
秦魏冉谢病免,以客卿烛寿为丞相。
二十四年,秦伐韩,拔宛。
秦烛寿免。魏冉复为丞相,封于穰与陶,谓之穰侯。又封公子市于宛,公子悝于邓。
二十五年,魏入河东地四百里、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魏芒卯始以诈见重。
二十六年,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错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
二十七年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二日而复归之。十二月,吕礼自齐入秦,秦王亦去帝复称王。
秦攻赵,拔杜阳。
二十八年,秦攻魏,拔新垣、曲阳。
二十九年,秦司马错击魏河内。魏献安邑以和,秦出其人归之魏。
秦败韩师于夏山。
齐愍王伐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于温。
三十年丙子,公元前二八五年
秦王会楚王于宛,会赵王于中阳。
秦蒙武击齐,拔九城。
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三十一年,乐毅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
三十二年,秦、赵会于穰。秦拔魏安城,兵至大梁而还。
三十三年,秦伐赵,拔两城。
秦伐赵,拔石城。
秦穰侯复为丞相。
三十五年,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
三十六年,秦白起伐楚,取鄢、邓、西陵。
秦王、赵王渑池之会。
三十七年,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烧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徙都于陈。秦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
三十八年,秦武安君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
魏昭王薨,子安厘王立。
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二七六年
秦武安君伐魏,拔两城。
楚王收东地兵,得十馀万,复西取江南十五邑。
魏安厘王封其弟无忌为信陵君。
四十年,秦相国穰侯伐魏。韩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暴鸢走开封。魏纳八城以和。穰侯复伐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魏人割温以和。
四十一年,魏复与齐合从。秦穰侯伐魏,拔四城,斩首四万。
鲁缗公薨,子顷公雠立。
四十二年,赵人、魏人伐韩华阳。韩人告急于秦,穰侯与武安君及客卿胡阳救韩,八日而至,败魏军于华阳之下,走芒卯,虏三将,斩首十三万。武安君又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于河,魏王以南阳为和。
秦既破华阳约。马犯谓周君曰:"请令梁城周。"乃谓梁王曰:"周王病若死,则犯必死矣。犯请以九鼎自入于王,王受九鼎而图犯。"梁王曰:"善。"遂与之卒,言戍周。因谓秦王曰:"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王试出兵境以观之。"秦果出兵。又谓梁王曰:"周王病甚矣,犯请后可而复之。今王使卒之周,诸侯皆生心,后举事且不信。不若令卒为周城,以匿事端。"梁王曰:"善。"遂使城周。
韩厘王薨,子桓惠王立。
四十三年,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
秦置南阳郡。
秦、魏、楚共伐燕。
燕惠王薨,子武成王立。
四十四年,赵蔺相如伐齐,至平邑。
四十五年,秦伐赵,围阏与。
穰侯言客卿灶于秦王,使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
周君之秦客谓周曰:"公不若誉秦王之孝,因以应为太后养地,秦王必喜,是公有秦交。交善,周君必以为公功。交恶,劝周君入秦者必有罪矣。"秦攻周,而周冣谓秦王曰:"为王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合天下于齐,则秦不王矣。天下欲弊秦,劝王攻周。秦与天下弊,则令不行矣。"
四十六年,秦中更胡伤攻赵阏与,不拔。
四十七年,秦王用范雎之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四十八年,秦悼太子质于魏而卒。
四十九年,秦拔魏邢丘。秦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以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
赵惠文王薨,子孝成王丹立;以平原君为相。
五十年,秦宣太后薨。九月,穰侯出之陶。
秦王以子安国君为太子。
秦伐赵,取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求救于齐。以长安君质于齐。齐师乃出,秦师退。
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以伐燕,取中阳;又伐韩,取注人。
齐襄王薨,子建立。建年少,国事皆决于君王后。
五十一年,秦武安君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田单为赵相。
五十二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秋,楚顷襄王薨,考烈王即位;以黄歇为相,封以淮北地,号曰春申君。
五十三年,楚人纳州于秦以平。
武安君伐韩,拔野王。
五十五年,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
秦、赵军于长平,赵败。武安君尽坑杀其兵,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五十六年十月,武安君分军为三,王龁攻赵武安、皮牢,拔之。武安君与应侯初有隙。
五十七年正月,王陵攻邯郸,少利,益发卒佐陵;陵亡五校。秦王以王龁代王陵。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信陵君亦杀晋鄙以救赵。
燕武成王薨,子孝王立。
五十八年,三晋距秦。周令其相国之秦,以秦之轻也,还其行。客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国之情。公不如急见秦王曰'请为王听东方之变',秦王必重公。重公,是秦重周,周以取秦也;齐重,则固有周聚以收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秦信周,发兵攻三晋。
十月,武安君自杀于杜邮。
五十九年,秦将军摎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伐赵,取二十馀县,斩首虏九万。赧王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无得通阳城。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投降。赧王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赧王于周。是岁,赧王崩。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靖公于惮狐。
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迁之于阳人聚,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