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武神录花钱也“看脸”?浙大教授这项研究登上《Nature》!-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

花钱也“看脸”?浙大教授这项研究登上《Nature》!-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


周欣悦教授在菜市场里做实验
你是不是经常会抱怨你所买的商品缺斤短两,并将原因归结于商家的不诚信?但你是否知道,这被欺骗的原因,可能是你自己手里那张又破又脏的钱?
浙江大学教授周欣悦有一个好玩的发现,人们总是习惯在买菜时先把脏的、旧的钱用掉,殊不知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购买的商品缺斤少两。
原来花钱也要看“脸”!
1977年出生的周欣悦,现在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主要是消费者心理学亚伦格林。她用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接触干净的钱会激发公平诚实的行为,接触脏钱则会引发自私、贪婪的行为。
作为金钱心理学领域资深教授,周欣悦的这项“脏钱研究”早在2013年就发表在顶级心理学期刊《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并一直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
2017年,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英国《Nature》杂志对其“脏钱研究”进行了深度报道,让这项研究有了更大范围的影响。

菜市场的“脏钱研究”:
脏钱会使人不道德?
说起为什么会研究“钱”,周欣悦认为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人们经常认为钱与道德败坏的有关。比如弗洛伊德认为钱是粪便的象征,有些宗教把钱视为罪孽。”现代社会也经常将爱钱与道德败坏等同起来,“金钱研究”经常会碰到。
因此,周欣悦好奇为什么道德上的“脏”会隐喻在“钱”里?于是,她带着学生通过一两年的时间,在菜市场里蹲点试验2~3周,进行“脏钱研究”。
在菜市场的实验中,周欣悦同农贸市场的商贩进行交易:她买了一斤蔬菜,递出一张又脏又旧的10元纸币,然而当小贩刚拿到这张钱,她就把钱要了回来,表示要再多买一斤蔬菜,并且拿出一张正常的20元准备付钱,于是摊主就又称了一斤蔬菜给她。离开市场后,她会称一称买回来蔬菜的重量,看是否缺斤短两。这样的购买行动在不同的小贩身上进行了多次,一次买菜让小贩接触到崭新的干净钞票,另一次则让小贩接触到旧的脏钱。周欣悦发现:接触过脏钱后,小贩更容易虚报蔬菜的重量。

周欣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接触干净的钱会激发公平诚实的行为,接触脏钱则会引发自私、贪婪的行为。也就是说,面对两张“颜值”明显不同的纸币,人们也是会“看脸”的。
脏钱使人变“坏”:
这个门槛有多高?
接下来在实验室里,周欣悦团队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参与实验者分配成四组,每个人都做了一个手指灵活度的测试,能尽可能快的数一叠纸或者钱,第一组人数干净的钱,第二组数干净的纸,第三组数脏钱,第四组数脏纸。
之后,参与实验的人需要填写一个问卷,上面给出了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例如,如果不会被发现,最少要给你多少钱,你才愿意用针扎一个你不认识的小孩子的手?如果你有这个权力而且还不会被发现,最少要给你多少钱,你才会把一个人的成绩从不及格改成及格?参与者需要写下他们到底需要多少钱才愿意做这些不道德行为。
“我们发现,之前接触干净钱的被试组需要100万元左右才愿意做这些不道德行为,但是之前接触脏钱的被试组只需要10万元左右就可以做同样的不道德行为。现代武神录”周欣悦说,而之前接触的如果是脏纸和干净纸就不会产生这个区别。
之后,周欣悦继续在4个实验中用了一些经济游戏进一步巩固了这个发现——接触脏钱的人在经济游戏中表现更加自私,更加不公平分配,更加容易辜负对方的信任给对方少分钱。周欣悦的金钱心理学研究也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脏钱会诱发不道德的行为,但金钱并不是许多消极行为的动因。
“破窗效应”作祟
不良现象诱使仿效
至于为什么脏钱会诱发不道德的行为,周欣悦介绍说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效应”,即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人们在脏的环境里,往往会更容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例如新加坡法律严格,这个环境里的人们也往往对自己进行高要求的道德管理。
“道德的脏和物理的脏给我们的心理感受是一样的。”周欣悦解释说。在现实生活中,平常接触的东西会在潜意识中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当钱变脏的时候,钱就和不道德感联系在了一起,这就很容易让人们在无意识中认为道德规范可以违反。”
钱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资源。在周欣悦的眼里,金钱不是单纯的交换工具,它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心理效应。
例如穷人家的孩子会把硬币画得比富人家的孩子更大,夫妻生活中如果经常说起钱那么会影响他们的感情。在周欣悦之前的研究中,她还发现接触到金钱可以缓解人们的疼痛感。
这一个发现后来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DANIELKAHEMA的一次大型研究的印证。在一个盖洛普公司对45000美国居民的调查中,DANIELKAHEMAN发现:高收入会降低其他不幸事件带来的痛苦。
同样一个威胁,例如头疼,经常头疼的有钱人对不头疼的有钱人来说,觉得自己生活痛苦的比例只增加了19%,但在穷人身上头疼增加痛苦的比例却高达31%。
研究者需要找到自己的痒点,
然后好好挠挠它?
按照周欣悦的话说,有时候她也会从“钱眼儿里”爬出来,然后去做一些“无用”的研究,譬如“怀旧”。
“怀旧”是周欣悦开展的另一项心理研究。她说:“怀旧”并不是一种“抱残守缺”、“因循守旧”的思想负担或心理疾病,那些“过去的记忆”可以作为一种心理资源而抵御现在受到的威胁。

周欣悦做了一系列研究来探索“怀旧”所具有的社会潜能,例如:将一群在校大学生分成两组,让其中一组学生努力回忆能让他们怀旧的事件并将它们写在纸上,使他们尽可能沉浸其中;另一部分学生则被要求在纸上写下他们上一周经历的普通事情。
然后,她让学生们观看一部虚拟的慈善基金会的宣传页,告诉他们该基金旨在帮助2008年汶川地震的受灾儿童。接下来请他们填写为该基金会自愿服务的时间和捐赠金钱的数额,从而测量他们的捐赠意愿。
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周欣悦印证出这样的结论:那些刚刚接受过怀旧“洗礼”的学生更愿意捐出更多的钱,而且也愿意做更长时间的志愿服务。也就是说,“怀旧”更容易增加人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更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参与社会互助的动力和热情。

这些研究在周欣悦看来是“无用”却“有趣的”。她说,学习社会科学、从事社科研究应发现和珍惜那个“痒点”,那是研究者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能的好奇,然后就好好去挠它。
对一个个“痒点”的探究,需要我们保持活跃的思维,突破对常识问题认识的“壁垒”,来开创出一片新的园地。而“挠痒”则要将个人独立的思考与团队中的交流切磋结合起来,在不断的创新、批判和完善中获得发现。
本文来源丨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大学微信平台
记者 王湛 通讯员 孙雨林 张曌睿 周伊晨
关注浙大/
上个世纪这里曾大师云集 杭大新村何去何从粉红色少女心预警!浙大这些赏樱圣地,你都知道么?
郁金香种球只能向荷兰购买吗 浙大三个小伙说:NO
校友活动/
求是创业沙龙丨「东家」完成1.1亿元B轮融资,创始人兼CEO俞海华分享:“享受创业”
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公忠坚毅·创领未来
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是由在杭州市的浙江大学校友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经过10年的发展,现已联络社会各界校友近10万人,每年组织各类校友活动近千场。组建了金融、创业、地产、单身、水上运动、羽毛球、篮球、高尔夫、户外、摄影、电影、读书会、亲子、女性、美食、文艺、马拉松、留学、推理等数十个校友俱乐部。
【联系方式】
电话: 0571-87283527
邮箱: zjuhz@zjuhz.com
网站: www.zjuhz.com
微信公众号: zjuhangzhou
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327号合生国贸中心5号楼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