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牧歌 岁月的洗礼-白杨青年
『 阳光.蓝天.和你 都是我想要留住的风景 』
每天与你相约白杨青年
岁月的洗礼 诗人的牧歌
----诗歌流浪者胡英奇
“在追逐生命意义的路上
我不停地走
走出了顿号 逗号 叹号的情状
……
我感怀生命的路上有太多的苦与乐
让我永不停息的追寻
凝聚成诗意连绵的情愫
我叹息 生命的园圃里
有开不败的香艳与苦涩的花朵
它妆扮了生活
也妆扮了自己
催促我为下一个美丽耕耘”
诗人胡英奇就这样如自己的诗般生活着,把自己奉献给学生,把岁月奉献给诗歌。
胡英奇生于新疆古城奇台县,现任昌吉学院副教授,讲授写作、现当代诗歌鉴赏、现代汉语等课程。
他身在教坛三十余年辛苦奉献、默默耕耘。可情系诗坛却是更早的时间,早在他四五年级的时候就爱上了阅读,虽然当时没有多少书本,但是基本上四大名著与战争题材的书籍都被他读了个遍,这种对阅读上瘾的感觉让他欲罢不能,从小阅读的习惯也奠定了他走向诗坛的坚实基础。
他说,他是从阅读中得到滋养,迸发出的灵感,成为了诗人。小学到初中,胡英奇的作文一直被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进行朗读与传阅,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也给予了他走上文学之路的极大自信。上了大学,胡英奇毫无意外的就读于中文系,阅读的范围也更广阔了,古今中外的名著,他无一不涉猎,徐志摩、雪莱、泰戈尔成为他最敬仰的诗人。
于是《种子》诞生了,《种子》是胡英奇诗歌生涯的开端,他在诗歌《种子》里以“种子”自喻,以“土地”喻母亲:
“……我爱土地
也爱自己
母亲在哪里
我愿在哪里
春天
将我撒入黑色的土地
在母亲怀抱里
我一边恬恬地酣睡
一边默默地萌发
夏日
我吮吸甘露
经受阳光的洗礼
变成一棵棵葱郁的绿株
当缕缕金风吹来
我便捧出累累秋实”。
描述了土地母亲对于“种子”的呵护与滋养以及“种子”对于土地母亲回报累累硕果及深切的爱。
不知不觉中,胡英奇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诗歌的田园里安了家,家在哪,他就在哪,和诗歌一起流浪,在岁月中写下了一篇篇金章。
他说写诗需要灵感,而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他喜欢想象,也喜欢亲身去感受诗人们创作诗歌的灵感爆发地,他会在去南方工作之余搭乘大巴寻找让戴望舒难以忘记的雨巷,会想象遇到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想象看见了颓圮的篱墙。他也会在梦里来到康桥,带走几株油油的水草,剪走志摩留下的云片。
胡英奇三十余年来从事教学工作,工作之中也会和学生们探讨诗歌,给予热爱文学、喜爱诗歌的同学们帮助与鼓励,以自身经历与经验教导和引导学生走向文学之路。工作之余、进修之时胡英奇走过全国和新疆的许多地方,他说:“我曾为了写诗跑到了火焰山去找寻灵感。”
他就是这样,从自身感受中去获得灵感写下了一首首诗,出版了富有特色的诗集《岁月诗章》。《岁月诗章》中收录了他三十余年来所创作的优秀诗篇,大都是他亲身经历后的灵感迸发,诗集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有对故乡亲情的怀恋,有对自然风貌的描摹,有对神话历史的牵涉,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游子思乡是每个流浪诗人都会有的情怀,但胡英奇的极为独特,他说:
“村口就是站口
那年我从村口出发去了城市
再也没有回到过村口
现在村口怎样了
那口悬挂的破钟还在吗
那里来往闲聊的村人
还有那条朝天汪汪的黄狗
都去了哪里
这些年村口又发生了哪些事情
我十分惦念村口
没有村口哪有站口
没有站口哪有长路
不经长路哪有辽远的人生”。
他以“村口”为契机,既表达了他浓浓的思乡情感又体现出了他拥有鸿鹄大志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心境。
对于写诗这件事情,胡英奇已将它融入骨血,视为生活。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生命的敬畏。
昌吉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志萍阅读完胡英奇的诗集《岁月诗章》后给了极高的评价:“该书稿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成长历程中的情感积淀,可以作为管窥人类诸如感时怀旧遐想、即兴等微小而丰富的情思的对象性文本。胡英奇说他其实是一个流浪者,是一位草根诗人,这么多年来,诗陪伴他同行,帮助他发现真实与美好白纬玲,洗涤他在这城市中蒙尘的心灵,王锐基使他真正的归隐田园。与诗作伴,以诗为乐,大概是他最喜爱的生活。
白杨青年 大学生的聚集地
?编辑 /杨永斌
?审核 / 张皓杰
听说长得好看的人都关注啦
联系方式:18699551661